>>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现实的社会运动过程

作者:宣传部    时间: 2018-03-08    点击次数:
 

观点提示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我们不能单纯从概念变化的层面去理解,而是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个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政治判断,我们不能单纯从概念变化的层面去理解,而是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要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质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运动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历史的前提,人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而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甚至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从而对物质生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由此可见,人的需要以及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本身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运动过程,体现为客观性、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性

人的需要、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其判断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历史实践证明,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在此后的一段时期,我们没有坚持这个符合实际的提法,造成了党和国家事业的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明确强调:“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基于这个重大的理论表述,重新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一正确判断的指导下,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以及人民的需要所出现的新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所作出的重大判断。这一判断及时准确,有利于更好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我们党规划新时代发展蓝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渐进性

人的需要的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十九大所确立的新矛盾与原有矛盾之间具有连续性,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联、逐级递进关系,不是彼此孤立或相互对立的。新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拓展,意味着人们在物质文化需要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拓展到了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外更加广泛的领域,体现出多方位、多层次、多样性的新特点。新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包括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本身不平衡不充分,这方面的问题不是在进入新时代以后才出现的,而是在社会生产落后的情况下就已经存在并延伸至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凸显了出来,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不但说明没有旧矛盾的确立和逐渐解决就不会有新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还说明新矛盾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且有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新矛盾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旧矛盾转化的大背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来指导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为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积累条件。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虽然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但如果不注意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就是否认矛盾的发展变化,就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这一矛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甚至无法满足人们对最基本的日用消费品的需要,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将这一矛盾的解决作为我们的中心任务,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的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层面,而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提出相应的要求,发展本身的不平衡不充分则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及时准确把握住这个历史性变化,就能顺势而为,开辟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否则就会偏离工作重心,影响社会发展进步。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上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下一条: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新时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