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任务,即教书育人。优质高职建设不能不关注指标,但各种指标建设也只是手段,最终都是为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服务的。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到2018年教育部将支持地方建200所优质高职院校。据悉,湖南省早在2015年率先启动“卓越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规划立项建设20所左右卓越高职院校;广东省2016年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已有18所高职院校入选;2017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设26所以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优质高职院校;最近,浙江省公布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入围名单,共20所高职入围……
在优质高职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何谓“优质”,其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恐怕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取决于专业的评价机构设定的一系列显性的质量衡量指标,而外部更多的取决于隐性因素,即人们的主观认识、社会对毕业生的美誉度,包括大学长久以来形成的声誉和口碑、毕业生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等。当一所大学真正达到了“内外兼修”的程度,在社会上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恐怕才是达到了名副其实的“优质”。
回过来看由行政部门牵头的优质高职建设,从内部来讲,自然也要满足一系列可见的评估指标,新一轮的优质高职建设对不少院校来讲,又或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指标攻坚战”。那么,外部呢?毋庸置疑,学校好不好,最终也是社会、家长和考生说了算。然而,考察当下高职教育的各类评估标准,似乎都隐含了一个潜在的逻辑——只要内部设定的指标完全达标,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自然会提升,同样能够被社会所认可,被老百姓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恐怕并不尽然。
在高职内部质量的衡量指标中,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多局限于冷冰冰的就业率统计或者技能大赛的获奖数。近些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均远远高于本科院校,技能大赛脱颖而出的选手也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被媒体广为报道和宣传,但是,家长、考生对高职院校似乎也并不“买账”,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考生仍然是少数。
换句话说,即使达成了各项内部评价的指标,职业教育离老百姓心目中的期待还有差距,要形成一定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这并非易事。更何况,老百姓并不关心这些指标体系,他们更关心的是选择高职怎么才能有出息,拿什么来证明你的专业具有吸引力。
笔者不由得想起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曾提到的:在他的《大学的声音》一书出版后,一个西安交大的老朋友的女儿看了这本书后反问,为什么大学的校长都在谈要建一流大学,却对学生谈得很少?的确,当我们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完成指标任务时,学生们是不是被我们冷落了,我们离学生内心的期望和需求究竟还有多远?学校产出的人才“成品”离社会、岗位需求的标准还有多少差距?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任务,即教书育人。优质高职建设不能不关注指标,但各种指标建设也只是手段,最终都是为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服务的。黄达人校长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进行那么多改革,我们经常需要停下来看看,问问,我们为什么做这个改革,不要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我们要不忘初心,对大学而言这个初心就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每所大学的核心,从这个核心出发,眼里装满着“学生”,以学生的所得和成长为出发点,去思考各项指标的建设,平心而论,优质高职建设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
作者:若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05月08日10版)